太空授课播下的种子发芽了

热点 来源:人民网 2021-12-14 16:51   阅读量:14639   

太空授课播下的种子发芽了

					太空授课播下的种子发芽了

  12月9日,距地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一个旋转的陀螺出现在大屏幕中央,随后传来太空教师王亚平的声音,欢迎来到天宫课堂这是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的开场

  这个声音,张舒琪再熟悉不过8年前,她还在读高二,从电视里看到太空授课,就有来自王亚平的声音,也有同样的陀螺演示,那是我国在神舟十号天宫一号任务期间开展的第一次太空授课张舒琪感到奇妙,有趣,兴奋,从此她对于航天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8年过去,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我国首次太空授课的孩子已经长大,他们中不少人正在上演着一个个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

  张舒琪就是其中一位今年,她成为一名空间站任务飞控试验队员,和身边的同事日夜守护着天上的航天员英雄,既自豪,又幸福

  无独有偶她的同事,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29厂焊接成形制造中心的李什博也有着类似的成长故事8年前,李什博第一次观看太空授课时还是一名学生,对航天知识充满了好奇,尤其对航天器有着浓厚兴趣8年后,他成了空间站大型金属舱体焊接装配团队中的一员,看到航天员在他参与研制的空间站中授课,心中无比激动

  前不久,还有一群大学生上了热搜,他们研发的宇宙八音盒卫星乐器装置,将收集外太空的波形数据,聆听宇宙八荒的声音这一创作灵感,正是来自8年前的那堂太空授课

  。

  最高讲堂种下的梦想种子,已经发芽了。

  一只陀螺转出航天梦

  24岁的王楠上一次观看太空授课时,还是山东省高密一中一名高二学生。

  8年前的那个夏天,得知神舟十号任务将有太空授课环节的消息后,王楠每天都在盼望电视直播的到来那时,太空授课这几个字对大家来说还很陌生,身边的同学也不太理解,她为什么总会在提到它时眉开眼笑于是,她便动员全班,甚至全年级的同学一起看看这个课到底有多神奇

  她至今忘不了那个上午:2013年6月20日10时左右,在中小学这已经是第三节课的时间,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

  接着,这块小小的屏幕,与太空相连电视里传来王亚平的声音,王楠和全班50多名同学一起,看到王亚平在失重环境下演示的陀螺,单摆和水球实验,以及在地球上很难实现的特技动作

  让王楠欣喜的是,刚刚在课本上学到的牛顿定律宇宙速度,被航天员以如此特别而又直观的方式进行了验证。

  在水球倒影的镜头里,王亚平水汪汪的大眼睛和波光流转的水球相映成趣,以及俏皮的一句你看,透过水球,你们还能看见我的倒影呢,整个画面定格成为太空课堂留给王楠最美好的一帧记忆。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共进行了8项太空授课项目,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填报高考志愿时,因为总能在发射直播里听见某某测控站或某某测控船,王楠毫不犹豫地把6个平行志愿的首选专业全部填成了自动化或测控后来,她进入到自己心仪的测控专业学习

  2018年,王楠保研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坐在北航的实验室,她研究起了惯性导航系统里的陀螺仪巧的是,当年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讲解的内容之一就是陀螺的定轴性

  可能这一只小小的陀螺,就是维系我与航天员之间转动不停,坚定不移的缘分吧!王楠说现在,她已研究生毕业,正式成为一名航天人

  追着航天员脚步长大

  2008年,王京天7岁但他至今记得那年9月的一天,晚饭过后,他早早蹲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晚上的特别报道——神舟七号发射任务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10,9,8。。2,1,点火!

  伴随着一声声清晰而响亮的口令,王京天从屏幕中看到了发射塔下的火光,听到了发动机的轰鸣声,他激动地跳了起来几天之后的出舱直播,航天员翟志刚一句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再次让他激动万分

  这之后,王京天每当听到有关航天的消息,都会竖起耳朵5年后,神舟十号任务官宣的消息中,有一句话引起他的注意:航天员后续将开展一系列空间实验,包括太空授课

  那时的他,已是一名初中生,上课自然是每天的日常,但太空授课这一新鲜事物倒是第一次听到。

  授课当天,他在学校和同学提前守候在电视机前,画面切到太空教室,他看到王亚平飞了过来,亚平老师通过几个简单的小实验,迅速打开了话题,讲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以及牛顿定律等。

  这堂课虽然不长,但令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能够创造全球最大的‘课堂’,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的自豪感油可是生王京天说

  此后几年,他持续关注有关中国航天的新闻。

  2020年7月23日,刚刚从高考战场上走出来的王京天,来到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这一次,他在现场见证并拍摄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升空的全过程。

  见证了中国奔火的震撼,他暗自下定决心,也要把中国载人航天的里程碑记录下来。

日前,王京天和朋友再次来到海南文昌,这一次他们送行的是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他们一起拍下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天和核心舱发射的画面,并制作成视频,希望借此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中国航天,热爱并支持中国航天

  天和核心舱飞向太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这次任务后,中国空间站任务的每次发射,王京天都追到现场进行拍摄,并制作成视频发到网上

  8年前的那堂课,让我真切感到国家在航天领域的成就通过制作视频,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孩子了解中国航天王京天说

  8年过去,王京天已从初中生成长为大学生,时间在流逝,但他对航天的兴趣还是像第一次聆听太空授课那般浓厚,他说,今后天宫课堂的每一堂课都要追下去。

  最高课堂的最深播种

  2003年10月15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航天员杨利伟由此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

  王嘉杨的航天梦,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那时的他,刚刚步入小学校园年幼的他并不知道什么是航天,仅仅是被电视上火箭升空的画面吸引,一边听着爱好军事的父亲给自己讲火箭知识,一边好奇地想象着蓝天之外的世界

  在那之后,每次父母带他去逛书店,他总是喜欢在科普书架上翻看天文和航天方面的书籍,津津有味地研究着新星爆发,黑洞,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

  2021年10月14日,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前的航天员见面会上,当王亚平再次说出那句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时,王嘉杨顿时感觉自己的心被揉了一下,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高一的夏天。

  那是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后的第二天,高中物理课上,老师拿出半节课来回顾太空授课中与牛顿第二定律有关的片段王嘉杨不仅惊叹于微重力环境的神奇,也突然觉得手中试卷上的小滑块,斜面和传送带不再面目可憎,即使这些习题依然令他头大,但他打心底意识到,这些困难与挑战是追寻科学真理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铺路石

  时至今日,那场太空授课已经过去8年,但王嘉杨对航天的热爱并未因此而衰减分毫:长五首飞,嫦娥探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核心舱发射,航天员出征,出舱行走每一次航天重大任务的庆祝者中总少不了他的身影

  被王亚平圈粉的这些孩子可能不知道,王亚平老师的飞天梦,也是在18年前杨利伟飞天时种下的。

  当年23岁的王亚平,同样坐在电视机前关注这一历史时刻,她脑海里一个小火苗腾地被点亮了:中国现在有了第一个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如果可能,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杨利伟飞天点燃了王亚平的太空梦,王亚平的太空授课,又引发无数学生对航天的向往,这在她看来也是一种接力8年前一堂太空课,让她拥有了几千万学生回到地面后,她收到很多学生来信一名学生在信中说:自己会像毛毛虫一样,慢慢地爬上树,一天,会变成一只蝴蝶,飞向太空,实现梦想

  有人说,这是最高处授课,最深处播种。

  时隔8年,中国航天员再次开讲,他们在空间站播下的太空种子,又将开出哪些花朵我们一起期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友情合作